返回顶部

东区要当好攀枝花的“门面”
  挑起主战场的“大梁”

http://www.scol.com.cn  (2016-09-08 19:22:2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云  

□四川日报记者 陈君 王代强

密集走访辖区内九个街道、一个乡镇、30多个社区,先后召集20多次各领域专题座谈会,专题调研辖区内所有的园区、孵化园及10余个大项目、大企业……从5月30日到任之日起,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书记罗军每日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 9月6日,在履新三个多月后,罗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2017年,东区要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罗军开门见山,作为攀枝花市主城区所在,东区就是攀枝花的“门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东区GDP占全市约四成,三产约六成,二产约三成,规上限上企业则占到全市半壁江山以上。”看似丰厚家底背后,罗军却有着自己的解读。

看二产,东区虽有69家规上工业企业,但也有250余家企业处于限下,难以形成支撑并缺乏抗风险能力。看三产,传统服务业在萎缩,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虽有基础,但尚未形成支撑。“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在罗军看来,对于东区而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必须通过狠抓项目促发展,最终实现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做活。

以做优二产为例,罗军说,要充分发挥主城区在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的汇聚优势,以企业为主体,无论是内引外联还是自身培育,都要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等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与此同时,东区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康养旅游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同时加快现有商业设施及商业区改造升级,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努力实现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最终要把东区打造成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这里是一座城市,而非一个工矿生活区。”在谈到城市建设时,罗军坦承,长久以来“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让东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受到诸多限制,群众生产生活因为城市功能的不完善、城市区域划分的不明确而出现脱节。在罗军看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眼长远,从顶层设计入手,形成以商圈为主的‘多中心’城市布局”。

另外,还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探索卫生、教育、扶贫等领域的治理规律。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家门,了解诉求和期望,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将现代化城区的蓝图一绘到底,从根本上为城市提质。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