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深呼吸小城”背后的绿色命题

http://www.scol.com.cn  (2017-08-02 15:49:27)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陈君  

 米易城市一角。

“绿化全川”植树现场。

 白坡山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拆除现场。

马驮树苗上山。

   □记者 陶泓霖 周翼 文/图 (严白鲜 摄)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米易县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严守生态红线,厚植转型升级新优势,提升永续发展竞争力,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米易实践”正在进行……

  循环 释放城市发展“绿动力”

  7月1日,米易县以四川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对这一荣誉,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柳忠勤这样说道:“攀枝花是一座因工业闻名的现代化都市,令全国深呼吸小城共建办公室的专家们意外的是,这样一座工矿业发达的城市,能拥有一座风景迷人、生态和谐的‘深呼吸小城’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米易县,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城镇、农业、工业和生态功能空间,建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工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全县生态功能不降低。

  7月28日,在米易白马工业园区内,由攀枝花七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磷酸铁生产线正在运行。攀枝花钛白粉行业产生的工业固废——硫酸亚铁在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获得“重生”,经过工艺处理,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成为了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品的原材料。

  七星光电运用技术手段将工业固废“变废为宝”,是米易县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米易县深入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

  在米易县,绿色不仅在产业内部进行着“体内循环”,还在行业间进行着“体外循环”。早在2010年,米易县撒莲镇摩梭村就开始了种养循环模式的试验。

  种、养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养羊、有的养牛,有的种水果、有的种蔬菜,但都采用的是高山养殖、缓坡种植、粪便还田、种草养畜相结合的方式。畜牧业的废弃物粪便摇身一变,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既省去了清理费用,又创造了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收益。

  近年来,米易县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建立严格的耗能行业准入制度和排放许可制度;大力推进脱硝脱硫等技改项目,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立足丰富的光热、水能、风力等自然资源,米易县还大力推广LED公共照明、绿色建筑等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同时,米易县大力支持绿色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努力创建绿色矿山和绿色园区。

  健全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为米易县努力争创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提供了重要支撑。

  组团 构筑绿色发展“细胞群”

  绿色是米易县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围绕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米易”战略。

  白马工业园区是米易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工业实力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米易县按照“一园多区、产业集聚、主业突出”的构架,逐渐形成“一轴三个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即重点以发展绿色矿山和钒钛磁铁矿采选加工、综合利用为主的白马功能区、以重点发展特色石材(建材)加工及配套产业为主的长坡功能区、以重点发展钒钛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一枝山功能区。

  三个功能区的发展壮大,对白马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米易县全力推动白马工业园区各功能区绿色组团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米易创建省环模中涉及园区企业的相关整治工作。巩固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按照企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开展园区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清洁园区、厂区和社会主义新矿区、厂区建设。着力做好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渣场配套、道路硬化、厂区绿化等基础环保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努力将米易白马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生态佳、设施齐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工业园区的绿色组团发展,米易县还着力推进城乡多元增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扎实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抓好视野区绿化美化,着力抓好梅溪谷湿地公园、龙爪山森林公园、安宁河生态河堤等生态工程,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健全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产业、城乡实现绿色组团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作为支撑,还需要体制机制提供强大保障。

  近年来,米易县凭借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获得了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省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全省首批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等一系列荣誉,其背后是全县上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广泛认同——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围绕强化环境风险管理,米易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米易县还积极建立环境风险管控平台,动态更新风险企业名单,有效增强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依法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增强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米易县严把项目审批关,根据规划环评和产业定位要求,逐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能耗、环保、安全不达标的项目坚决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此外,米易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原则,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为全县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能力凝聚强大合力。米易县还进一步抓好生态细胞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在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巩固农村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成果,带动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攻坚 打造安宁河谷“生态圈”

  作为攀西干热干旱河谷地带的典型代表,米易县如何践行省委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市委“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五大环保行动,绘就绿色发展的画卷?

  “放眼望去,皆有绿色。”这是米易给出的答案。县委、县政府把攻克干热河谷阳坡造林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为兑现承诺的重要突破口。

  对米易县来说,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工程就如同一次“马拉松”,从第一期至第五期,从打地基到后期管护,汗水与笑容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干”“热”,简单的两个词,却让“造林师”们非常头疼,加上河谷地区林地大多陡峭,造林难,苗木成活更难。

  在不断总结造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米易县针对视野区造林地平均石砾含量超过80%、平均坡度超过45°的艰苦条件,经过反复实验,总结摸索出了七大工程技术措施:模拟炼苗、配置合理、深挖整地、施足底肥、全林除草、地膜覆盖、工程防护,实现树亩存活率90%以上,成功破题。

  “攻破这一难题,意味着米易县实现生态修复绿化造林成为可能。”米易县林业局局长王子华说,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米易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康养旅游发展目标,按照“生态保护第一,山水林城相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对县城视野区绿化造林进行规划,制定县城视野区生态保护方案,确定以灵官山、龙爪山和草场大梁子为主的南北线、东线和西线,“三点三线、点线连片”的三大县城视野区造林绿化范围,2013年至2016年,分四期实施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项目。

  今年,该项目已实施至第五期,地点位于安宁河片区的龙爪山上。7月28日,龙爪山上一支马帮驮着苗木在山路上前行,一匹马上4棵苗木,后面跟着一位赶马人。“这里山势陡峭,很多地方坡度都在60度以上,岩石比例又较大,机械无法进场,但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苗木运上山,坚决完成造林任务。”米易县林业局副局长唐梦锋的话,道出了造林攻坚的艰难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一期作业面积2652亩的新造林和补植补造、二期4块造林地面积合计800亩、三期项目区面积331亩、四期工程生态治理总面积474亩,再到现在的第五期,人工造林和保育共计320亩,计划栽种冬樱花、蓝花楹、清香木等7种树木近30000株。

  在米易人眼中,种下苗木就是播种希望。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五大环保行动,米易县坚持以“打造阳光时尚花园城,建设康养度假目的地”为奋斗目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攻干热河谷造林之坚、克森林资源保护之难,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全民参与植绿惠民,共建阳光时尚花园城。如今的米易,已逐渐形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园林城市发展格局,推开门窗便能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享到绿荫。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