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从钢铁之城到阳光花城——攀枝花:十年演绎“双城记”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6 16:30:38)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陈君  

    ●2004年,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

    ●2014年,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十年伤痛记忆,十年生态筑梦之旅,演绎了一座钢铁之城向阳光花城转变的传奇

    湛蓝的天空像透明的镜子,薄薄的白云如一团团飘浮的棉花,白云、蓝天互相映衬,宛若一幅画卷。

    7月18日上午,西区清香坪,街道上人流如织。在苏铁中路与清香坪北街交汇处,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星瑞时代广场城市综合体施工如火如荼,世界500强连锁企业沃尔玛超市装修进入尾声。在它对面,福广金城住宅及商业区即将成熟,过不了多久,大约有1800户居民、近1000商家将在这里落户……一座崭新的宜居新城即将拔地而起。

  在西区工作的市民张林没有想到,如今的清香坪,完全不是他曾经想尽办法要“逃离”的地方,搬离近十年后,他再次回到这里,并倾尽积蓄在这里买房定居。张林说,他亲身经历了攀枝花从“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到“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的蜕变,“城市环境的变化给了我回来的信心和决心。”

  成型的商业街区、品质住宅、城市公园,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张林这个西区人一样,无数攀枝花人没有想到,城市的绿色发展会带来今天如此的惊喜和“馈赠”,曾经被冠名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攀枝花,会迎来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

  “双城记”·记忆

  难以磨灭的“城市伤疤”

  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攀枝花,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因钢铁而建,因钢铁而兴,尽管攀枝花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作为工业比重高达75%的典型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却拉响了攀枝花发展的警报。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攀枝花登上黑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指数仅为16%,令攀枝花人无比失望。一时间,环境问题成了市民吐槽企业、质疑城市未来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家住西区和平巷的李有兰,是原市建一公司职工,在西区居住了40余年。“那些年,西区满大街都是煤灰,走哪里都能踩出脚印,出门从来不敢穿白色衣服。”李有兰原本住在炳草岗,因工作需要,1974年,作为共产党员的她带头从炳草岗搬到西区河门口,但她发现似乎搬到了一个生活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每天下班回家,手里就拿着一块抹布打扫卫生,刚擦过的家具几分钟后又布满一层灰。”李有兰说,当年和她一起搬过来的30多名同事,后来都想办法搬离了河门口。

  “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震惊了攀枝花市。《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报道了攀枝花登上黑榜的消息,攀枝花人生活在了全国空气最脏的城市之一。当年,处于污染重灾区的西区,一套170平方米的住房,装修带家电,8万元都无人问津,一些投资商也纷纷撤资、退出。

  人是城市里最活跃的因素,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成了百万攀枝花人最痛的“伤疤”。于是,市民将环境改变期许的目光,投向了政府和环境保护职能部门。

  “双城记”·奋进 直面污染知耻而后勇

  必须要摘掉“黑帽子”,还市民白云蓝天、绿水青山。

  直面城市环境污染,攀枝花没有回避,知耻而后勇。

  在深入论证之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明确了环保三步目标:2005年摘掉“黑帽子”;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0%,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008年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

  接下来,攀枝花在环保方面采取系列超常规手段。除了省政府下达的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外,攀枝花自我加压,快速对市内180多个工业企业分别作出关闭、停产治理、限期治理的决定;严把招商引资关口,曾经有一个投资数十亿元的冶炼项目因环保问题在攀枝花搁浅;2005年,全市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7.92亿元治理污染;作为域内的龙头工业企业,攀钢集团在2年内投入14.5亿元资金,通过异地改造、科技攻关等措施,开展企业污染源重点治理,2007年还清环境污染欠下的老账。当时,一批生产厂长、干部因污染事件被撤职。到2005年11月底,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52.7%,超过市里下达40%的目标12个百分点;攀钢厂区所在片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空气质量一年提升近30个百分点。

  2013年9月,攀枝花再次因为环境问题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处于逆温、干燥特殊气候季节的攀枝花,因攀钢6号烧结机排放的二氧化硫问题,空气质量在省环保厅的监测中再次垫底。但这一次,攀枝花人没有吐槽、谩骂。时任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公开向市民道歉,并表示对环境污染再下猛药,再出重拳。2013年10月20日,在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监督下,运行20多年的攀钢钒炼铁厂6号烧结机关闭。紧接着,攀钢其它3个烧结机陆续在监管下升级环保设施。

  该事件后,互联网上市民和网友掌声、点赞声一片,人们纷纷表示,2004年以来,攀枝花人已感受到攀枝花铁腕治理污染的力度与温度,城市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正在逐步好转。

  “双城记”·改变 入选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严格管控工业环保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攀枝花的经济发展。攀枝花把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自2005年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举办全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起,攀枝花以旅游为载体实施突围,开辟了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并踏上迈向阳光花城、康养之都的蝶变之路。

  2004年至2014年,攀枝花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改变显而易见。2014年,全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首次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达标天数为33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成功入选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近年来,攀枝花通过重新调整和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宜居城市的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系统,形成四季花开、花团锦簇的城市景观格局,塑造新的阳光花城形象。同时,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金沙江城市景观带建设,打造绿色森林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形象,让攀枝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69岁的李有兰说,生态环境的改变让她认识了一个新的攀枝花、新的西区。如今,在李有兰的带动下,西区和平巷100多位居民主动当起社区志愿者,自觉维护社区的绿化植物、环境卫生。李有兰说,她们想通过自身努力,影响更多的人共同参与,保护攀枝花这座城市,保护这里的白云蓝天和绿水青山。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攀枝花重新认识规律,依附生态,尊重自然,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大自然正将绿水、蓝天回赠给这座得天独厚的阳光花城。

  “双城记”·康养 声名鹊起宾客纷至沓来

  抬头白云蓝天,低头花团锦簇,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四方宾客纷至沓来。

  2014年以来,随着攀枝花“阳光康养”的声名鹊起,“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的魅力开始逐渐显现,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惠及更多的攀枝花人,市民安居乐业,幸福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在攀钢工作的夏强是重庆人,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冬季邀请亲戚朋友到攀枝花做客,每当亲戚朋友赞美攀枝花的蓝天白云和特色水果,他就感到特自豪。夏强的妻子兼职在网上销售攀枝花特色水果,每年为家庭增收近万元。夏强说:“沐浴冬日阳光,品尝绿色瓜果,攀枝花这座城市就是我梦想归宿的家。”

  匡丽在我市一家房地产企业任销售经理,已经从事房产销售13年,原本打算退出房产销售行业的她,没想到最近却迎来了房产销售的又一个春天。匡丽所在的西区某楼盘,一期1100套住房全部售罄,即将开盘的二期也迎来了火热排号,其中包括许多曾经搬离当地如今又重新回来购房的客户,甚至还有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客户。曾经不相信世界500强会落户家门口的西区市民,认知最终被改变,加入了购房大军。

  绿色植被覆盖城市,荒山陡坡花团锦簇,生态景观市民休闲……通过生态修复,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花舞人间4A级景区、仁和滨河景观、阿署达近郊旅游、普达康养度假区等一大批绿色景观景区呈现在攀枝花人的眼前,并融入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借助“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名片,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关注攀枝花,来到攀枝花。据悉,仅2017年春节黄金周,攀枝花就接待游客15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21.95%和31.49%。(本报记者 徐杨 特约通讯员 王东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