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环境攻坚:西区从“灰黑”变得“光鲜”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4 10:22:25)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陈君  

清香坪一景。 

河门口公园的三角梅。

动力站的凤凰花。

  你在一年中空气质量达标只有3天的环境中生活过吗?那滋味是不是刻骨铭心的“灰土”?

  你从那个“灰土”环境转到空气质量达标率超过97%的时空里,感觉是不是特别的“新鲜”?

  但凡在西区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对10多年前西区那“污水靠蒸发、废气靠风刮、江中‘黑龙’滚、全区脏乱差”的景象,应该记忆深刻。

  如今,西区已没有记忆的灰尘乱扬、浓烟四起,也没有记忆中的污水横流、异味冲天,更没有记忆中的一江黑水、两岸秃山;有的是路面整洁、空气清新,有的是树木葱郁、花团锦簇,有的是一江春水、两岸青山……从“灰黑”到“光鲜”,一个绿色生态的新西区正在渐显魅力。

  向污染宣战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向污染宣战

  探寻西区近年来环境捩转的成因,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到西区区委、区政府的每一个发展决策与行动中;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攻坚”,打了一场横扫污染的持续而艰巨的战役;开展“净空”“净水”“净土”三大行动,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引向纵深。

  回忆过去,西区,曾引以为自豪的能源、建材和工业原料基地,当年辖区集中了全市4座火力发电厂、大部分煤矿及煤化工企业、主要的水泥厂以及污染重、能耗高的工业企业100多家,堆存着煤矸石、粉煤灰等各类工业废弃物1亿多吨,道路年起尘量达6500余吨,自来水厂因取水口被肆意直排的洗煤废水威胁的报警时有发生。

  历史证明,“输出财富,留下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虽能繁荣一时,但绝不是维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长久之策。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后患和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效应都只能由当地政府与辖区广大群众来解决、承担。

  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巨大环境污染,导致2003年西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只有3天,重污染天数超过200天。

  近年来,西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以及国家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唯一“区域污染防治示范试点区”契机,采取“低层面起步、高起点规划、新技术引领、大规模实施、超常规推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西区组建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主任,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主任,全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区环境保护委员会;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西区生态区创建领导小组。每年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将“环境亲民”作为西区“十三五”时期大力实施的“四大为民工程”之一强力推进。

  西区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攻坚”和环境提升工程。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保持环保高压态势,该“关”则“关”,坚决取缔,淘汰、关停企业60家,取缔各类工业堆场94个。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推进环保项目建设,当“建”必“建”,全方位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累计投资28.23亿元,完成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0余个。

  强化监管

  良性互动促协调发展

  强化监管

  天蓝了,山青了,水绿了,空气清新了……如今的西区,环境真的变好了!这是近年来无数游历过西区的人们共同的感受。

  事实上,今年截至6月30日,西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71%,水环境和噪声环境质量均优于国家标准。这是全区上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结出的硕果。

  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多、涉及面广,为此,西区将环保工作纳入“急难险重”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形成了区级领导包抓、人大政协监督、责任部门承担、配合部门协作、区环保局牵头、目标督查办督促的“大环保”工作体制。

  西区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办法,明确区、镇(街道)两级的环境监管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的监管体系。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有力地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西区研究制定了中长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和近期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区环境质量报告书和201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详细阐明了西区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状况,科学解释了影响西区环境质量变化的因素,为下一步环境治理提供了依据、目标和方向。

  西区强化新《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近3年来,发放宣传资料5300余份、宣传画册2000份、节能环保袋1.3万多个,形成了人人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多年来的粗放生产,让西区环境问题积重难返。那么,污染源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科学治污?

  西区聘请省、市环保专家对全区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源”分析,制定出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点源、线源、面源污染治理——

  建设规范化堆场。西区率先在全市引进微米级干雾抑尘、聚酯纤维材质挡风抑尘网等高科技扬尘污染治理技术,完成了以攀青物流和鑫铁物流货场为代表的9家工业堆场规范化建设工作。

  推广环保新技术。西区运用车辆快速清洗技术,在大型车辆入口法巴路建成投用了大型快速洗车场,对过往大型货车进行保洁清洗,有效控制车辆扬尘污染;积极引进脱硫、脱硝、静电与布袋复合除尘、抑尘剂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展污染治理的方式方法,探求更为广泛和高效的环境保护新途径。

  转变运输方式。西区积极推进大宗物料运输方式转变研究,努力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强集装箱运输,切实减少因物料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创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西区在总体把握、局部透视、分类诊断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区域特色治理”模式,寻求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出路。

  特别是从实施区域污染防治示范的2012年以来,西区在重点片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积极探索实施背土上山、掘井取水和梯次开发的“西佛山模式”,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有机结合的“金家村模式”,环境治理、旧城改造和产业升级有机结合的“席草坪模式”,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和破产重组有机结合的“新启模式”,西佛山、金家村、席草坪、大水井八组等重点片区生态恢复工程取得实效。

  2015年11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在攀调研时,高度评价西区“西佛山模式”,对将污染治理与景观打造相结合,并惠及群众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西区探索实施“环境整治+产业转型”模式,推动企业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

  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废弃场地污染整治,并将整治后的场地作为物流、商贸等用地,既控制了弃渣弃土等扬尘污染,又盘活了土地。例如,攀青焦化厂和大地水泥厂转型为攀青物流公司和新启物流公司等。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投入部分资金或全部资金,对废弃场地实施生态修复,再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三产项目。例如,大水井村八组电厂灰坝片区曾是西区粉尘污染重灾区,多次引发群体上访,通过对电厂灰坝和工业废弃场地实施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目前,该片区打造的集“生态绿地、林地和培训场地”于一体的“园林式汽车加强培训基地”已经启用,生态和社会效益并显。

  精准施策

  环境质量根本改善

  精准施策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是实施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

  近年,西区制定环保大检查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大检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检查、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等加强环境监管的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执法车辆2000余辆次,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0份、监察意见书33份。

  2013年以来,西区共办理31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其中实施限产停产案件4件,并在全市首次对环境违法者实施行政拘留,移送公安机关执行行政拘留案件2件。

  环境改善是实现招商引资、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良性互动,西区才能实现“产业兴盛、城市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总体目标。

  曾经,由于污染严重,西区没有好的商贸圈,引进的人才也难以留住,群众诉求强烈。

  如今的西区,高楼林立,“四大商贸圈”初步形成,群众安居乐业,区人大、区政协每年对环保的建议、提案从曾经的10多件下降到现在的二三件。

  环保做实,倒逼产业转型。西区坚决关停淘汰污染企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培育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和打造现代物流基地,抓好节能环保、新型能源、钒钛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低污染、高效益的多元化支撑产业体系。去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2亿元,增长11%。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52.6亿元,同比增长21.6%。

  环境做优,助力招商引资。西区以全省重点推出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突破口,将环保产业纳入招商引资项目目录,近年来成功引进中电国际光伏发电及相关配套产业、天脉钛业、瑞德国际智能物流产业园等5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今年上半年,预计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累计完成48.6亿元,同比增长19.2%。

  西区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西区将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彻执行好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老工业基地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政策,深入推进“五创联动”,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奋力实施环境亲民工程,努力构筑好尊祟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西区体系,塑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西区新形象。

   □李布德 本报记者 周越

  特约通讯员 张儒溟 杨恒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