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攀枝花的美丽乡愁

http://www.scol.com.cn  (2016-12-01 14:27:19)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王云  

 

编者按

  总人口数约120万人的阳光花城,却有着41个少数民族,催生出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里有“中国彝家第一村”,有流传了600多年的谈经古乐,有最原始的“情人节”……每个乡村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在攀枝花,少数民族文化与移民文化、大工业文化交相辉映,厚重与轻灵交融。

  迤沙拉谈经古乐。

  走进新山

  感受傈僳风情

  虽已进入冬季,明媚的阳光下,新山乡仍是一派勃勃生机——翠绿的山坡下,千层梯田水满田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块块明亮的镜子,美不胜收;村道上,不时有穿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妇女来往,为美丽的大山增添了一抹亮眼的色彩。

  在这里,新山傈僳族世代传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沿袭至今。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地方,它可孕育出了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情人节“约德节”、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傈僳族织布、手工刺绣技艺。

  守望大山的织女

  新山傈僳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尤其是妇女的服饰。短衣色彩鲜明,百褶裙图案精美,就连随身挎着的筒包上,都有动物、花草等各种图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精美的服饰,全是傈僳族妇女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连做衣服用的布,都是纯手工织出来的。

  11月22日,新山村,村民贺树美趁着农闲又架起了织布机开始手工织布。双脚踩动踏板,手中梭子上下翻飞,经纬交织中,一匹洁白的麻布就有了雏形。

  在到处都有商品服装售卖的时代,新山乡的傈僳族至今仍然穿着他们特有的民族服装,很多傈僳族家庭仍然保留着自己织布做衣服的传统。贺树美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山乡傈僳族手工织布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制作麻布工艺程序较为复杂,要经过割火麻、焐火麻、捻线、晾晒、理线、漂洗、布织桩、纺织等20多个环节。像贺树美这样的织布能手,一年也仅能织出10余平方米布,仅够给一家四口人制作传统服装。

  织好布后,还要裁剪、绣花、串珠,靠纯手工,一整套传统服饰制作下来,要花约两个月功夫。尽管工艺复杂,耗时长,但贺树美仍坚持每年给家人做一套新衣服。

  贺树美说:“这是传统,不能丢。”

  深山里的“情人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二至十八,是新山傈僳族人的“约德节”。“约德”是约会的意思,“约德节”就是傈僳族的情人节。

  “约德节”来临,家家户户的青年男女都精心打扮自己。姑娘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佩戴上平日里舍不得佩戴的各种装饰品,小伙子们穿上整洁的服装,带上心爱的葫芦笙,大家齐聚到一起,尽情地歌唱、欢跳,用歌声、舞蹈传递爱的信息。许多傈僳族人,就是在“约德”节上找到意中人,并相伴至白头。

  “约德节”上,一定要吹葫芦笙、跳团结舞。傈僳族人心灵手巧,随手摘下几片树叶,就能吹出悠扬的旋律。傈僳族的葫芦笙是在凸型的空葫芦上竖插五根手指大小有孔的金竹,像烟斗一样,可发出一个单音,也能同时发出几个重叠复音。目前,新山傈僳族的葫芦笙音乐及葫芦笙制作都已成了攀枝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美的要算傈僳族的团结舞。跳舞时,山寨里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自家亲手纺织制作的傈僳族服装。新山傈僳族能歌善舞,舞蹈矫健有力、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一般在一支或数支葫芦笙的伴奏下欢快起舞;也有无伴奏舞蹈,依靠相互碰脚跟的撞击来掌握节奏。跳舞的过程中,他们下肢和手臂上的动作较多,号称有72种舞蹈。其中,舞蹈“斑鸠吃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银鹿村

  舞动的板凳龙

  不同于传统的舞龙,仁和区大田镇的人们喜欢舞另外一种奇特的龙——板凳龙。板凳龙即把龙扎在板凳上,龙用竹子或稻草编成,蒙上彩色的布料。三人合舞一条板凳龙,前面两位是女子,后面一位则为男子。表演时,女士的阴柔之美和男士的刚阳之气合二为一,尽显板凳龙的独特魅力。农闲时,村民们喜欢组织起来跳板凳龙舞,在田间小道、农家院坝都能看到村民把这似龙的板凳举在手中,时而旋转、时而翻滚,在鼓点声中挥舞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明天的希望。

  美丽的传说

  在大田镇银鹿村,几乎人人都会舞板凳龙,大田板凳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出在这个村。现在村里专业的板凳龙表演者有30人,大家平时都要忙农活,如果有需要,一声令下,换上专业服装就可以进行表演。

  关于板凳龙,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银鹿村住着一户赫姓夫妇。其子赫大脚生性聪颖,特别喜欢唱歌。10来岁时,杨家地主便派他到元谋学艺,几年的时间,吹、拉、弹、唱门门精通,回村后成了银鹿村第一位民间艺人,他召集本地村民就地取材,制作板龙进行舞龙表演,并一直流传下来。

  舞板凳龙阵容可大可小,两三条板凳可以成舞,几十甚至上百条板凳龙聚在一起则能表现出恢弘磅礴的气势。在银鹿村,村民一般舞四至六条板凳龙,大场面时板凳龙增加到十多条。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

  11月21日,银鹿村村委会大院。明媚的阳光下,6名队员正举着两条板凳龙排练。村委会主任赵贵仁则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踏着欢快的音乐,6名队员舞起来,横队、纵队、重叠、交叉,随着他们的动作,蛰伏在板凳上的龙仿佛活了起来,时而蛟龙出水、时而龙腾飞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翻云覆水……两条板凳龙被舞得栩栩如生。

  一整套节目6分钟下来,队员们已是气喘吁吁,其中一名小伙子满脸是汗。赵贵仁走到这名小伙子旁边,开玩笑说:“你这样不行,得加强锻炼啊!”原来,这名小伙子是赵贵仁的儿子,名叫赵晓帆,今年只有19岁。赵晓帆从今年6月份才开始学习板凳龙,现在已舞得有模有样。

  “才开始学时连板凳都举不起来,胳膊酸痛得很。”赵晓帆说,一条板凳龙重10余斤,舞蹈中,两名女队员站前面,各举一条板凳腿,男队员站后面,占主力位置,翻龙、转龙等较快速复杂的动作都要男队员来完成。赵晓帆才开始学时,两条胳膊都累酸了,吃饭时筷子都举不起来,腿上韧带也拉伤过。现在,才5个月时间,他已成一名专业表演者,胳膊上也练起了发达的肱二头肌。“我喜欢这个,再累也要学。”赵晓帆说。

  如此聪明好学的儿子,自然是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赵贵仁今年42岁了,也是一名板凳龙专业表演者。2014年,他到银鹿村任村委会主任时,以40岁的“高龄”才开始学舞板凳龙。没想到,悟性奇好,很快就学会了,且身形灵活,矫健有力。现在,赵贵仁平时忙村里的工作,但只要有表演需要,他立马就能披挂上阵。

  “我们想把它发扬光大”

  现在,在银鹿村30人专业的板凳龙表演队里,有许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我们都喜欢舞板凳龙,也不舍得丢下。等到有接班人了才会不跳吧。”32岁的村民高文美说,“我们想让更多的人晓得板凳龙,把它发扬光大。”如今,高文美的儿子都读初二了,她依然在舞板凳龙。

  目前,大田镇中小学、6个村都有自己的板凳龙表演队。他们,就是传承“板凳龙”的希望。

  2005年,大田板凳龙在四川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了文艺表演一等奖。2006年,参加了仁和区“和谐之歌”、芒果节等许多重要活动的表演。去年,银鹿村板凳龙表演队参加了中国自驾游博览会开幕式演出……

  在银鹿村,村民们都渴望板凳龙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迤沙拉

  历史文化名村的古乐

  这明明是裂谷中的一个彝家村落,却有江南小镇的风景——青石小巷,黑瓦红墙,雕梁画栋,古韵悠扬。家家墙上有画,户户门前有花,不时能从门里飘出悦耳的音乐声。

  这里就是裂谷江南——迤沙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彝家村落。

  追寻祖先的遗迹

  迤沙拉位于仁和区,全村2139人,彝族村民占到97.3%。作为“中国彝家第一村”,它古老而神秘,吸引了太多探究的目光。

  迤沙拉彝人隶属彝族中里泼支系,历史悠久。据说,600多年前,朱元璋“洪武开滇”,从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派驻30万大军至云南平乱,并开明地实行彝汉通婚“就地落籍”的民族政策,迤沙拉迎来了攀枝花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600年来,这些带来崇文重道、能耕善织、精于工巧习俗的江南移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本土彝人加上东部移民,迤沙拉形成了传承至今彝汉融合的独特民族历史文化。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大裂谷中的小江南,后人们用江南的建筑风格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不仅仅是房屋建筑,还有音乐、习俗、文化……这才是一个民族的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谈经古乐就出自这里。

  谈经古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唐时传入南诏国(今天云南大理)。到了明朝又传入大姚、永仁一带。清朝中后期,谈经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受民间喜爱,逐渐被推广运用在民间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如庙会、寿宴、丧葬仪式等。

  悠悠历史,漫漫岁月……在岁月的长河中,迤沙拉人创造了自己的音乐,表现他们的生产生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是里泼谈经古乐的雏形。

  让“活化石”开口说话

  谈经古乐可谓是融入彝族音乐元素和云南民间歌舞乐曲元素的一个“混血儿”,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它继承了中国古代南方宫廷音乐的特征,与今天的丽江“纳西古乐”相媲美,都被誉为现存极少的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谈经古乐的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没有曲谱。演奏一场完整的谈经古乐,共需要33人,要用到三弦、二胡、箫等多种乐器。

  为了把谈经古乐发扬光大,现在,迤沙拉村组建了专业表演队伍,由谈经古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起光禄牵头。平地中心校也先后搜集到各种版本的谈经古乐乐谱,重点对其中《八吉祥》《蝶落泉》《月儿》等乐曲进行了初步整理,并作为音乐课教材教给全校师生。此外,村里还有专业文艺人才70余人,或笛或箫或唱或跳,每人都有2-3项文艺特长。

  更有江南的“魂”

  除了谈经古乐,村里还大力发展其他民族文化,如羊皮鼓舞表演队、打跳表演队等。

  11月21日,迤沙拉村起家大院里,16名村民围成一圈,在笛子的伴奏下,欢乐地打跳。70岁的杨凤芝老人则站在一旁唱歌,歌曲是用彝语唱的,婉转回环,意蕴悠长。

  除唱歌外,杨凤芝老人还会吹奏响篾。这种乐器用薄竹片制成,竹片装簧舌,吹奏时放于口唇中,用一手指弹簧舌,以气吸之,弹出各种曲调,表达思想感情,抒发爱情语言。杨凤芝说,这支响篾是家里已经作古的长辈传给她的,她已用了40多年。

  32岁的雷云峰是村里的笛手,笛子、箫都擅长。雷云峰从16岁开始自学吹笛子,现在,一般的乐曲他都可以演奏。像雷云峰和杨凤芝这样的文艺人才,村里还有很多很多。正是由于有了他们,这座裂谷中的山村不仅有了江南的“貌”,更有了江南的“魂”。

  迤沙拉村宣教中心工作人员郑自伟说:“有这么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这么多的文化人才,我相信,迤沙拉的乡愁会‘飘’得越来越远。”

  (本版文字均由本报记者李云飞采写,图片均由王东摄。)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