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拉鲊村的“三抓”经

http://www.scol.com.cn  (2017-08-17 13:12:13)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陈君  

   □滕德银 记者 徐铭

  仁和区大龙潭乡拉鲊村地处金沙江边。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在发展产业上突出“抓热、抓早、抓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借助气候等优势,携手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这里的气候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发展产业自然要从气候条件上做文章。”党员李兴江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感受颇多。他说,在冬天,靠近江边的区域从来不会打霜,独特的气候条件,是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的绝佳优势。

  “我们这里种蔬菜从来不用大棚,因为冬天气温也比较高。拉鲊种出的蔬菜,比外面的大棚蔬菜要早一个月上市,这就是热的好处!”致富带头人王云金欣喜地补充说。

  “8月初,两个组一共种植了200亩西红柿,这几天大家都在忙,打好时间差,我们的西红柿就能提早上市,时间就是钱啊!”党员李新发介绍,目前,村里每亩西红柿的产值能够达到2至3万元。

  李新发是该村试种西红柿的第一人,已经种了3年了,在种植经验和对市场的把握上都很“老道”。今年,全村将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种植户有100余户。

  “农历11月到第二年的正月,我们这里的西红柿就能上市了。全国各地的西红柿大量上市时间一般是农历3月初。我们的蔬菜能早卖两个月,你说抓热、抓早是不是很好嘛?”党员马祥笑嘻嘻地说。

  “目前我们在技术上还要再加快一步。村里准备请种植大户、农业专家到农民夜校来讲课,让大家都学到技术。下一步村两委将动员党员致富带头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种、施肥、管理、包装、销售等方面实现统一,将特色产业做得更好。”村党支部书记王开席谈起了下一步的打算。

  除了种植蔬菜,近年来,拉鲊村的芒果等产业也发展得不错。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党员干部群众一同总结经验,补齐“短板”。

  “今年5月底,我们这里的200多亩芒果就熟了,但外面的人却不知道我们这里还产早熟芒果。这说明在宣传推广上我们还做得不够。”农闲时跑运输的马祥在村里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他直接指出了目前产业发展上的一些问题。

  党员杨籍一直在种葡萄,收效一般,对此,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我正在研究为何种不出好葡萄的原因,再坚持一下,如果还不行,就慢慢转向。作为党员就是要实事求是,在市场、品种、规模、技术、质量、销售等方面多试验、多研究、多带头。”杨籍说,在产业发展上,党员就是要做好引领。

  目前,在拉鲊村的474户村民中,依靠特色种植业年收入约5万元的有80余户,10万元以上的有30余户。

  49岁的村民倪金兴说:“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员和群众中的带头人,离不开村两委的帮助。跟着党组织和党员干,不会错。”

  村主任刘应聪说,今后,村里还得给 “抓热、抓早、抓领”这“三抓”再添一把火,那就是至少每两个月要召开一次党员致富带头人和种植大户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讨论会,交流观念、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让特色产业更进一步。观念一变天地宽,讨论会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党组织搭建好讨论平台,把党员和群众中的‘领头人’聚集起来,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