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你能来我这里吗?”“感情邀约”成网络传销新陷阱

http://www.scol.com.cn  (2017-04-13 10:37:32)  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君  

    “你能来我这里吗?”如今,不少网民在使用社交平台进行交友、聊天时常会收到这样异地见面的邀请。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种“邀约”却有可能是传销人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拉人头”的重要方式之一。

30个城市被列为“传销高发地”

    3月23日,某社交平台根据网友的举报线索,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一张《全国传销高发地图》。根据地图显示,全国有30个城市被列为“传销高发地”。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在该平台查处的13603名涉嫌传销人员中,来自云南曲靖、广西桂林、广西北海三个地区的人数最多,分别占9.8%、9.1%和8.8%。南宁、武汉、廊坊、牡丹江、秦皇岛、威海、合肥等城市分列第四至第十位。广西、云南、河北三个省份“灾情”严重,黑龙江、辽宁等东北地区也呈高发态势。

    “我们认为,地图中的传销高发地与现实中传销活动较为集中的地点关联度很高。”该平台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反传销协会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传销分布图’相比,近两年来,广西、云南、河北、湖北、安徽等省份依然是传销人员的密集区域。”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随着人们对于传销认识的提高,传统线下“拉人头”的传销模式已经被人们熟知并警惕,传销人员的手法、花样正在不断更新。而此类“网上邀约”,正是传销者探索出来的新方式。

    此次该平台查处的涉嫌传销人员达到13603人,然而,“漏网之鱼”仍不可避免。“一些会员在平台接触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电话或微信、QQ等其他联系方式进行沟通,系统无法对其进行预警监测。同时,由于一些受害者无法提供相关证据,也会造成无法处理疑似传销人员的现象。”该负责人说。

网上邀约逐步形成固定套路

    近年来,在多款社交软件和多家婚恋网站中,以婚恋交友为名,拉拢陌生网友加入传销组织已形成“套路”:为进一步“增进情感”,女性邀请男性到自己的所在地见面,或者让男性到自己这里接自己;男性则是邀请女性到自己的所在地帮自己一起创业;也有传销人员以投资挣钱、提供工作机会为名邀约。

    有许多网民在逃离传销窝点后,将自己的经历发在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最近,某网民就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禁不住“感情邀约”而陷入传销组织的经历,引来不少网民的点击、浏览。据他讲述,2015年底,他通过某婚恋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位在广州“开婚庆工作室”的女子。“有事业有本事,还不贪财,又孝顺,简直是集中国女人优点于一身。这么好的女人我千万不能放手了。”该网民写道。

    不久,女子便与该网民见面,随后又相约在广西北海“旅游”。经过了前几天的甜蜜同游后,女子便以“一起考察生意”、“听课”为由,介绍了“广西1040阳光工程”,该网民开始怀疑自己陷入传销圈套。一个月后,他最终逃离传销窝点。“人性险恶,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该网民事后称。

    记者注意到,运用“感情邀约”的传销人员,大多会扮演“单身人士”。男性传销人员多会身份虚构,假装成功人士;女性传销人员多会表现为希望得到男性在事业上的支持及生活中的照顾。在与受害者交流过程中,传销人员多表现出相对积极、主动、热情,渴望爱情的形象。

    “传销者以35-49岁居多,学历偏低。他们会以‘实体经济不景气,现在是资本运作、虚拟经济的时代’等理由,吸引对方前来发展‘事业’,并多涉及西部大开发、国家工程、中国梦、慈善、养老、学习卡等内容及各种‘国家支持项目’。一旦发现对方怀疑是传销,会以‘国家明里调控,暗中扶持’等借口来消除对方的疑虑。”某社交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总结了传销者的一些套路。

面对“约会”应小心谨慎

    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感情邀约”这一模式早在几年前便以出现,原先还是使用“亲情牌”——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方式让受害者进入传销圈套。但在近几年,传销人员借婚恋交友之名,已将“猎物”目标扩大到陌生的人,经常会使真诚交友的网民防不胜防,落入传销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2010年,面临毕业分配的广西某女大学生,原本在校时是同学眼中的优等生,可在其他同学介绍下,接受了陌生男子的“感情邀约”,在东莞进入一声称“推销太阳神产品”的传销组织,并发展两名同学为自己的下线。醒悟过后逃出传销组织的她后悔不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社交平台上容易受到“异地交友类”诈骗的用户,往往缺少感情经历或离婚、丧偶,渴望爱情及婚姻,并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法律常识与防范意识,又想要快速致富,又或想对现状有所改变。传销人员更容易博取这类用户的好感,诱骗其成为下线。

    早在2005年11月1日,我国就已开始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网络传销不仅污染网络环境,还扰乱正常的社会、金融秩序,营造不良的社会风气,整治网络传销刻不容缓。

    在此也要提醒广大网民,面对多种“带着面具”网络传销行为,应注意辨别。在各类社交平台和网站中聊天、交友时,也要保持警惕,切勿被声称的暴利所诱惑。经陌生人介绍,前往外地工作或实习、恋爱,更要谨慎行事。遇到此类情况,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